Taiwan Clinical Blog

國際壓傷預防日:組織細胞為什麼怕「壓力+剪力」?

作者:Rainy Wu | Nov 17, 2025 5:32:31 AM

每年 11 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壓傷預防日(Stop Pressure Injury Day),今年就在 2025/11/20(四)。讓我們在這一天來宣導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正確的壓傷預防意識,能換來更安全無慮的一年!

壓傷病因學的新視角:不只是「缺氧」

過去在臨床上,我們常將壓力性損傷(或常見稱呼褥瘡、壓瘡),視為「軟組織長時間受壓 → 缺血壞死」的結果。然而,近十多年來的研究指出:

組織細胞在遭受擠壓、拉伸與剪切力——即「變形 deformation」時,幾分鐘內就可能結構破壞並死亡,其速度甚至快於缺氧所致。

換句話說,壓傷不只是「久坐或久臥」造成的壓力問題,更是細胞在「擠壓+拉扯」下快速變形受損的結果。

想像軟組織就像一塊很有彈性的果凍,如果只單純壓它,受力之下可能會變扁但能保持完整;假如您一邊壓、一邊向側邊推,則很快就會裂開。這個「推+拉」的力量就是剪切力。臨床實踐指南告訴我們:當剪力同時存在時,只需要較小的壓力就能產生壓傷。在坐姿下,當椅背有角度、骨盆後傾、身體慢慢往前滑時,您可以想象在接觸面上的皮膚與深層組織就像果凍一樣被擠壓與拉扯。表面皮膚可能看起來正常,但肌肉與細胞已經受傷。

以下常見情境,皮膚和深層組織可能正承受這種力量:

  • 骨盆後傾 → 坐姿不穩臀部前滑,常見於許多坐姿力量或耐力不足者身上發生。
  • 床頭抬高 → 身體在床上往下滑。在床上進行照護或擺位時,床頭抬高不應超過30度。
  • 座墊不夠柔軟或流動性不足 → 臀部固定而身體有動作時,皮膚及軟組織在活動過程中受到拉扯變形。

 

 

觀念釐清:兩種機制,兩種速度

機制 定義與過程 造成損傷時間造成損傷時間
缺血 長時間外力壓迫 → 微血流受阻 → 組織缺氧、代謝失衡 → 細胞壞死 數小時
變形 擠壓、剪切、拉伸 → 細胞骨架受損、細胞膜孔化與通透性瓦解 → 細胞快速死亡 幾分鐘

 

研究顯示,即使沒有缺血的情況下,單純高程度「組織變形」就能在幾分鐘內造成顯著細胞死亡。一句話總結:壓傷不是只有「血流進不去」的事,更是「細胞被擠壞破壞」

因此,臨床預防不能只談「減壓」,還要:

  • 降低剪切力
  • 減少應變
  • 控制變形量

 

 

為何與「坐姿」及「支撐面」息息相關?

對於需要長時間維持坐姿或使用輪椅的人而言,自然坐姿下,坐骨粗隆及尾骶骨上方軟組織需承受垂直壓力加上平行剪切力;表皮可能沒有觀察到異常,深層肌肉卻已因高應變而受傷。這就是為什麼「表面壓力分佈漂亮 ≠ 深層軟組織安全」。

在評估座墊使用時實際受壓的狀況爲何,往往不是肉眼就能夠判斷的,而座墊之間效能的比較也是許多評估人員遇到最大的阻礙之一,因為減壓介質的效果還需與整體設計整合。我們與匹茲堡大學合作,開發了基於 ISO 標準化測試的工具,幫助您進行臨床客觀的座墊表現比較。

👉 點此前往探索最新臨床資源: 座墊選擇——您的信任與公開透明

 

 

臨床評估四大面向

  1. 壓力分佈:避免峰值壓力,增加接觸面積。
  2. 剪切與應變:觀察坐姿是否下滑、骨盆後傾、注意床頭角度與移位手法,選擇能降低剪切力的座墊。去年壓傷預防日為剪切力介紹,欲瞭解更多請前往文章:世界壓傷預防日:從座墊選擇談壓傷的全面預防
  3. 微氣候(Microclimate):潮濕與悶熱會降低皮膚耐受度,增加摩擦與變形風險。
  4. 活動能力與姿勢變化能力:臨床實踐指南中強調,沒有任何支撐面可以取代體位變換,翻身或改變擺位的頻率需個別化設定。

 

從預防開始:您的行動能改變結果

壓傷是可以預防的,而預防始於「認識風險」。在壓傷預防日這一天,邀請你與我們一起行動:

檢視個人壓傷風險:活動能力、感覺狀況、營養、體重變化、壓傷病史等。

定期檢查座墊與背靠是否仍符合需求:確保支撐面能有效分散壓力、坐姿不下滑減少剪切力。

養成良好減壓習慣:若能力允許時定期改變坐姿,或透過輔具姿勢變換進行減壓。

每日檢查皮膚變化:出現紅斑、變色、疼痛、發熱,應立即諮詢專業人員——表面沒有傷口不代表沒有損傷發生,深層組織損傷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結語:從理解到行動

壓力性損傷不是單純的「皮膚問題」,而是細胞層級的力學損傷。從「缺血」到「變形」的科學演進提醒我們:真正的預防,不只是解除壓力,更是避免細胞變形與深層組織受損。

今年的壓傷預防日,讓我們共同提高意識、檢視支持系統、守護皮膚健康。

每一次正確的姿勢調整與早期觀察,都是維護生活品質的重要一步!

 

Author

Rainy Wu B. Sc. (Physical Therapy)

Clinical Services Specialist

Rainy Wu於2020年3月加入Permobil APAC,擔任臨床教育專家。 來自台灣的她,2012年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與輔助科技學系,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後 Rainy 進入新北市輔助科技中心擔任物理治療師,負責輔具與輔助科技的評估與建議。 此外,她亦專精於無障礙環境評估, 同時她在幾所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為學校中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物理治療諮詢和輔具建議。 2018年,她搬到上海,在一家私人康復診所工作,隨著復健產業在中國日益蓬勃發展,她在輔助科技領域的熱情,引領她加入 Permobil 持續拓展並分享她的經驗。Rainy 在2022年回到台灣,期間不斷致力於亞太區域治療師的輔具進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