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輔具領域,我們常聽到「安全」、「品質」與「可靠度」這些詞彙。但這些概念,究竟該如何具體量化與驗證?尤其對高活動型輪椅使用者而言,活躍的生活型態使其日常挑戰遠比一般輪椅使用者更為嚴苛。一旦品質不穩定,風險不只是設備損壞,更可能直接危及使用者的健康與安全。
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進行醫療器材查驗登記時,高活動型輪椅必須通過 ISO 7176-8「疲勞強度測試」。這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一項基本的安全保障。
ISO 7176-8 是什麼?
ISO 7176-8,全名是 Wheelchairs — Part 8: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static, impact and fatigue strengths,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針對輪椅結構強度所制定的測試規範。簡單來說,它的目的在於確保輪椅能承受長時間使用與重複性衝擊所帶來的結構壓力。
此標準涵蓋三大測試面向,模擬使用者日常最常遇到的情境:
- 靜態強度:輪椅在靜止狀態下,於不同角度承受壓力的能力
- 衝擊強度:模擬前後輪受到突發撞擊或跌落的情境
- 疲勞強度:模擬長期重複使用所造成的結構磨損,例如上下斜坡或跨越門檻的震動
測試會重複數十萬次,直到模擬出「數年的使用壽命」。若輪椅在過程中出現斷裂、螺絲鬆脫或結構失效,代表它在真實使用中可能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危險。
為什麼高活動型輪椅需要更嚴格的標準?
以一位 25 歲脊髓損傷者為例,他使用高活動型輪椅參加輪椅籃球並作為日常代步工具。某次比賽中,車架焊接處突然斷裂,導致翻倒並造成肩膀與手腕受傷。事後發現,該輪椅僅通過基本靜態測試,未經 ISO 7176-8 疲勞測試。這個案例凸顯了:對於活動量高、依賴輪椅行動的使用者,疲勞強度測試不是選項,而是必要條件。
試想,一張輪椅每天推過 10 個門檻,一年就超過 3,000 次衝擊,兩年下來就是上萬次。若車架未經疲勞測試,可能在使用一年後出現細微裂縫,最終導致斷裂。這不只是維修麻煩,更可能在過馬路或上下斜坡時造成致命危險。
標準化測試的價值:最低限度的「安全保護傘」
雖然每位輪椅使用者的需求不同,但必須一致的要求就是安全底線。而ISO 7176-8 提供了一個「最低標準」,是衡量一台輪椅安全性的第一道防線:
- 通過測試 ≠ 永不損壞,但至少確保能在正常使用下維持數年的耐用度。
- 未通過測試 = 潛在風險,使用者可能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因設備損壞而受傷。
對使用者而言,這是看不見卻至關重要的安全守護;對輔具評估人員而言,這是選擇產品時應該「第一步確認」的品質條件。
給輔具評估人員與使用者的提醒
- 看標準,不只看外觀
再漂亮、再輕量的輪椅,如果沒有經過 ISO 7176-8 測試,就像是一台沒有煞車測試的汽車,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 詢問廠商,要求證明
在選購或評估產品時,請直接詢問:「這台高活動型輪椅是否通過 ISO 7176-8 測試?能否提供檢測報告?」這是專業責任,也是對使用者安全的基本把關。 - 教育使用者,建立安全意識
很多使用者會因為價格、重量、外形而做選擇,但卻不清楚背後的安全標準。身為評估人員,可以主動解釋:「這些看不見的測試,才是真正保護你日常生活安全的原因。」
總結
高活動型輪椅的使用者,往往比一般人更需要可靠的結構支持,因為他們的活動範圍更廣、挑戰更多。ISO 7176-8 疲勞強度測試,正是確保這些使用者能安心使用的最基本要求。對輔具評估人員來說,了解並堅持這個標準,不僅是專業責任,更是守護使用者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對使用者來說,或許這些測試聽起來遙遠,但它背後的意義,其實就是「讓你每天能安心出門,平安回家」。換句話說,ISO 7176-8 不僅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每一位使用者生命與生活的守護傘。
Author
Rainy Wu B. Sc. (Physical Therapy)
Clinical Services Specialist
Rainy Wu於2020年3月加入Permobil APAC,擔任臨床教育專家。 來自台灣的她,2012年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與輔助科技學系,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後 Rainy 進入新北市輔助科技中心擔任物理治療師,負責輔具與輔助科技的評估與建議。 此外,她亦專精於無障礙環境評估, 同時她在幾所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為學校中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物理治療諮詢和輔具建議。 2018年,她搬到上海,在一家私人康復診所工作,隨著復健產業在中國日益蓬勃發展,她在輔助科技領域的熱情,引領她加入 Permobil 持續拓展並分享她的經驗。Rainy 在2022年回到台灣,期間不斷致力於亞太區域治療師的輔具進階教育。